2016/5/17 398
本文摘要: 痛风了,吃什么?怎么吃?痛风是由于人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而产生的。对于痛风患者,或者是体内尿酸已经稍微偏高的人来说,吃什么一定得谨慎选择。
1.哪种烹饪方式更适合痛风患者?
(1)炖着吃,嘌呤易溶于汤中,可降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吃肉不喝汤。临床上我就遇到一个特别胖的痛风小伙子,我让他减肥,他抱怨说,减不下,平时连肉都不吃,就喝汤,喝汤也胖,还痛风反复发作;
(2)烤肉嘌呤高,所放的调味品一般都有辣椒、孜然等香辛调料,诱发痛风发作;且吃烤串往往喝啤酒,而啤酒中核酸含量高,代谢成尿酸,导致尿酸高;
(3)酱着吃:有高盐引起高血压和免疫力降低,且豆瓣酱的嘌呤含量高。
2.除了减少烤减少酱还有什么方式不适合?
(1)油炸油煎:易增加油脂摄入量,痛风患者本来就胖,如果再吃油炸油煎的食物,体重更不容易控制;
(2)卤:卤料一般由香辛料、盐、酱油、味精等组成,容易增加食盐的摄入量,不利于尿酸排泄,有些会有辣椒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3)熏烤:熏烤的食物含有致癌物,对身体有害。
3.最好的烹饪方式排行如何?
最好的烹调方式是煮和凉拌,其次是煎和炒,因为一方面减少脂肪摄入,另一方面减少嘌呤摄入。
4.痛风患者应少吃油
(1)油脂主要含脂肪,脂肪进一步分解为脂肪酸,不同的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不同。脂肪酸主要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能使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均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不过前者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者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坏胆固醇”,值越高,越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胆固醇”,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由此可见,不饱和脂肪酸对维持我们的血脂正常更有利;
(2)少吃荤油:大部分动物油(除鸡油和鸭油外)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经常吃对血脂不好;
(3)选择植物油:绝大多数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经常吃对血脂有好处;
(4)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橄榄油、菜籽油和茶油是“好”油,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芝麻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也是“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椰子油和棕榈油属于“坏”油。
分享到: